會員訊息

靠這招 速找寬能隙GaN晶片異常點|宜特科技

寬能隙半導體大躍進!面對具有特殊結構且高功率密度的氮化鎵晶片,如何突破故障分析的盲點讓缺陷現形?

點我看全文&影片: https://pse.is/231205TSIAweb

寬能隙半導體(Wide Band Gap semiconductors)如氮化鎵(Gallium Nitride,簡稱GaN)與碳化矽(Silicon Carbide,簡稱SiC),是近年熱門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,又稱為第三類半導體。


相對於以往第一類(矽)與第二類(GaAs, InP)半導體,第三類半導體因具有寬能隙、低漏電、耐高電壓及高溫等特性,且其能源轉換效率更好,因此普遍被應用於功率元件。而氮化鎵元件可支援更高的開關切換頻率,並提供極佳的功率密度,在相同電氣性能下,可有效縮減整體系統的尺寸,通常被應用於中功率、中壓(50V至900V)產品。至於SiC元件則適用於高功率、高壓(1,000V以上)的相關應用。


以氮化鎵電晶體為例,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手機和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快速充電市場上,同時,資料中心(Data center)需求的快速成長,也成為氮化鎵電晶體的另一個重要應用領域。再加上,未來隨著各國陸續禁售燃油車,車載充電器(On Board Charger,簡稱OBC)和電動車DC-DC轉換器等應用,也將成為氮化鎵電晶體大放異彩的舞台。這一趨勢表明,氮化鎵電晶體不但將成為眾多汽車製造商爭相角逐的焦點領域,亦正逐步展現出廣泛的市場潛力。


本期宜特小學堂,我們將先介紹常用的功率電晶體兩大結構,再進一步分享如何透過宜特的獨家手法,定位出氮化鎵電晶體晶片異常點,有效提高物性故障分析時找到缺陷的機率,讓你擺脫找不出異常點的困擾,加速產品的驗證與良率的有效提升。